DB13∕T 5970-2024 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养结合康复训练服务规范(河北省)

ID

CE53470483904CF3B4056D57600382E7

文件大小(MB)

0.42

页数:

10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/9/3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,11.020,CCS,C 05 13,河北省地方标准,DB 13/T 5970—2024,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养结合康复训练服务规范,2024 -06 - 24发布,2024 - 07 - 24实施,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,DB 13/T 5970—2024,I,前言,本文件按照GB/T 1.1—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起草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,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本文件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,本文件由河北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HeB/TC 25)归口,本文件起草单位:河北省人民医院、河北亿昇商务服务有限公司、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、石家庄市裕华区志愿者协会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,本文件主要起草人:孙素娟、汪晓宁、赵雪平、杨凯悦、贾迎新、闫彦宁、尹昱、孙增鑫、叶继仁、路源、马凤华、李小兵,DB 13/T 5970—2024,2,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养结合康复训练服务规范,1 范围,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养结合康复训练服务的基本要求,服务人员、服务岗位、质量管理、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,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康复训练培训、操作指导功能的医院,街道、社区服务中心,义工、志愿者组织机构、服务中心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脑卒中 stroke,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,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,脑卒中后遗症期 stroke sequela period,脑卒中发病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,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、吞咽、言语等一系列症状,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,4 总体要求 服务机构应具有从事康复训练服务的相应营业执照和经营资质。 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,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。 服务机构应具有服务人员培训大纲,专业培训教师及相应训练场所。 训练场地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。 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。 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、劳动纪律、服务标准、操作流程、个性化康复训练服务档案。 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械、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。应建立与服务相配套的组织结构。并按国家、地方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建立各级、各类服务质量管理体系,形成文件,加以实施和保持,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。 服务机构应制定应急预案,并进行演练。 服务人员应统一服装,规范语言、行为和操作流程,5 服务人员 通用要求,5.1.1 岗位服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必要的专业服务培训,具有康复训练服务操作能力,5.1.2 培训应有文字记录并保存,具体包括培训计划、培训内容、完成日期、培训老师、培训签到和培训考核,5.1.3 应保持服务人员教育、培训、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,建立服务人员档案,包括员工信息、培训记录、服务内容、服务时间、奖惩记录等。 服务机构管理人员,5.2.1 应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,DB 13/T 5970—2024,3,5.2.2 应熟知康复训练各系统服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要求,5.2.3 应具有医院或街道、社区、志愿者工作等相应的管理经验,5.2.4 应根据脑卒中后遗症期康复训练需求的服务规模,设置相应的多种类型的康复训练服务岗位。 康复服务人员,5.3.1 服务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证书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,或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专业培训合格证书,5.3.2 服务人员应身体健康,应有健康证或近期体检合格表,6 服务内容 运动障碍康复训练,6.1.1 基本运动功能障碍评估,用Brunnstrom分级标准、肌张力的分级标准,脑卒中后遗症期常见的运动功能并发症评估方法进行评估,6.1.2 运动障碍康复训练目标,6.1.2.1 BrunnstromI~II级训练目标:维持关节活动范围,避免出现关节僵硬、疼痛等并发症;,6.1.2.2 BrunnstromIII级训练目标:加强患者功能性运动,防止关节出现挛缩,6.1.2.3 BrunnstromIV级~V级训练目标:以增加服务对象运动耐力训练,增加肢体运动实用性训练为主,包括上肢和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下肢实用步行能力的训练,6.1.2.4 BrunnstromVI级训练目标:加强服务对象肢体协调性和速度,6.1.2.5 根据服务对象运动功能障碍水平分级等综合分析,确定康复目标、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,6.1.3 运动障碍康复训练流程及要求,6.1.3.1 意识障碍者,对于意识障碍者的康复训练应以预防并发症为主,如坚持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,防止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;床上体位变换,防止压疮、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等,6.1.3.2 意识清醒者,6.1.3.2.1 上肢和手,6.1.3.2.1.1 体位管理:根据不同卧位姿势采取正确的上肢良肢位设置,6.1.3.2.1.2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:进行上肢和手各关节活动度训练,包括:肩关节前屈、后伸、内收、外展、内旋、外旋;肘关节屈伸、前臂旋前、旋后;腕关节屈伸、环转、尺侧偏、桡侧偏;手指屈伸……

……